首页

搜索繁体

第12章 第十一章桃李春风一杯酒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</br>写作过程中,虽想以安史之乱后唐中晚期为时代背景,却因所查资料大都来自网络,部分故事情节又纯属虚构,生怕因本人学术方面不够严谨,显得对历史不够尊重。所以在书中并未特意明确朝代,亦把其中一人物原型陆贽改写为陆挚,有喜欢唐朝历史地小伙伴,还请自行脑补。

    正儿八经的富家千金、少爷们,平日里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般,只知穿衣打扮,遛猫看戏。陆婉儿虽不像姐姐之前做的那般完美,可府上请了人来教的课,也还是全都要上的。

    女子多习琴棋书画,刺绣女红,算账管家宜静;男子虽是出身商家不能科考,但辞赋、骑射、地理、数学、生意……动静皆宜。因此像这种大家大户出来的子女,抛却技艺高低,也都算得上是一身才情的。

    至于,总免不了存在的那些刁蛮纨绔地主儿,反而更多生于有权势的官宦世家。

    洪州城也就那么大,因与京城颇有距离,江南道商业繁盛之余,各家关系倒没那么勾心斗角和错综复杂。那些钱权交易,官商勾结之事当然也不能说没有或很少,只是这商与商之间的来往合作,还是要更多一些。

    做布匹生意的陈家公子与做粮食买卖的李家小姐,上个月成了亲,陈李两家联姻做了亲家,这才是日常之事。加之士庶有别,官宦之家的少爷、小姐们,颇有些天生就要高人一等的身份感,因此门当户对的富家子女之间往往忌讳更少,也更可能成为私交不错的朋友。

    岳沐之作为岳家长子,自小在父亲的浸yín之下,对生意场上大家互通消息,也往往互通有无这些日常交际早就习以为常。

    不仅跟随父辈之间应酬,私下里也常与一帮年纪相仿、身份相当的少爷们往来,亦是必须要做得事。虽说没什么天天要见的知己好友,可偶尔出入于别家府中,偶然见到些别家女眷自也是寻常。

    十七八岁,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,长相虽不似天人下凡,可也算的上干净明亮,颇显英气。都在一个城里,家世上又知根知底,所以被别家女眷惦记上就更不足为奇了。

    说来也是好笑,这位别家女眷之所以惦记上了岳家少爷,还是怪岳沐之自己。那日恰巧去了人家府上,原本也是受父亲指派谈些生意之事,可这位岳家大公子遇见人家小姐,不但不避嫌,还多看了人家几眼,都说一眼万年,这几万年都看过去了,怎让那孙家小姐不误会……

    先成家后立业,也算是古训。作为岳家长子,按道理婚配之事也早该提上日程了,怎奈父母提过几次,家门都被有心之人踩烂了,却都被岳沐之以男儿当先立世为借口,给搪塞了过去。男女差异化,在这个时候还是十分明显的,只要根正苗红,家世清白,能力超群,年龄托的大一些倒也没什么。

    这孙家小姐,虽说也年方二八了,却也恰巧还未定下婚约,只觉得与岳家公子两情相悦,甚是般配,当然芳心按捺不住,便想央求兄长帮忙做主。

    于是,有一日孙家少爷来访,顺道带了舍妹书信一封交予岳沐之的时候,还带着一副你懂我懂大家懂得表情。私下传信这事儿,本也是背着家中长辈的,可偏巧这一幕就被岳沐舒瞧见了,可使得这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大小姐气极。

    本来这几回与婉儿碰面,总觉得自家兄长冷淡许多,果然男人都是大猪蹄子,说变心就能变心,到底是何时竟跟这孙家小姐扯上了关系?况且还是有一回在墨斋故意为难婉儿,双方颇有过节之人。虽时间久远了些,可依然还能回想起来啊,那么一副尖酸刻薄讨人厌的嘴脸,还想嫁进来给自己当嫂嫂,门儿都没有!

    不得不佩服,这岳沐舒不仅嘴上话多,内心活动起来也是十分地丰富,甚至已经脑补到会不会过几日,孙家与岳家就要定下这门婚事……想到这里,岳沐舒坐不住了,失了原本也没有多少的那点儿理智,风风火火地赶去了陆府。

    一通叽里呱啦之后,陆婉儿总是听明白了,岳家大少爷与孙家小姐好上了,而且好到互通书信的程度了。怪不得那次在岳府门口碰到的时候,岳沐之那么反常,自己当时回来还猜想来着,果然是为了“情”字一事。